- 【節(jié)目】
- 錦灰自珍——王世襄先生誕辰百年紀念收藏展
- 【日期】
- 2013年9月26日
- 【來源】
- 中國嘉德
畫案,是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的地方;同時也是追求意境,滿足審美的一件藝術(shù)品,為了避免變形,畫案一般由硬木如紅木、紫檀、花梨等制成,尺寸都比較大,一般不做“飛角”為平頭案,在供人們寫字作畫的同時,畫案兼具美觀性,極具藝術(shù)欣賞價值,也是書畫大家們鐘愛的物件,可謂筆墨紙硯之外的文房第五寶。
制作家具就像寫字一樣,看的別人寫的很好,要去仿或照著寫,要想達到這個神韻,很難。這張大畫案自從出版以后,很多人在仿制,卻都沒有這個效果。為什么呢?這個是心胸和氣度的問題。這個案子的面板厚度達到8公分,這樣很大膽,設(shè)計上很奔放,只有胸懷很大的人才能夠做到。
1995年,王世襄先生得到兩塊非常大的花梨木,王先生和田家青先生共同研究制作了這具大畫案,其特點有:第一,它是明式的,比明式還要簡單,因為王先生有一個信條,就是“世好姸華 我耽拙樸”,王先生認為最簡單的東西才能最能表達他的意思。王先生當時有個觀點,“我如果動掉一個部件,那么這個畫案可能就塌了”。第二呢,從傳世的畫案來說,這張畫案的尺寸最大,長度是2.71米,寬度是90公分,高度是82公分,王先生說“一個家具可以使一千年”。五百年磨掉一厘米,一千年以后,正好80公分,非常的合適。這個案子總重達到600斤,牙板是方的。為什么做成方的呢?王先生寫的一篇銘文往這兒一放,這個牙板立刻顯得豐滿、充實起來了。這個案銘是傅稼生先生刻的,用刻刀,直接拿手砸的。這個案子是集中了王世襄先生和田家青先生兩個人的智慧的一個作品,它的造型它是非常非常的簡約,但是從簡約里又能感覺到“周秦氣質(zhì) 漢唐風貌”,而且,很具有現(xiàn)代感。王先生非常喜愛這張案子,并在上面完成了他的兩個著名的著作,《錦灰堆》和《自珍集》。
這張琴桌原來是黃花梨夾頭榫的畫案,它后來被改制為琴桌,上面開了兩個洞,這是一張教學用的琴桌,彈古琴教學最好是倆人相對,互相看對方的指法。這張桌子是王世襄先生為他的夫人袁荃猷打造的,對面教袁荃猷彈琴的,是被王世襄先生渝為國手的古琴名家管平湖先生。
琴案一經(jīng)制成,南北琴家數(shù)十人來訪,均以此案彈奏,傳世名琴曾陳案上者,有“春雷”“枯木龍吟”“飛泉”“大圣遺音”等唐代名琴,宋元名琴更多不勝數(shù)。案著有知,亦當有奇遇之感。